所谓当地产钴矿是相对进口钴矿而言,指中国国内的钴矿。唐代陶瓷制造所用钴染料据说是进口的,那么,在唐代后的吴越及五代时期,中国什么地方产钴矿?在该书导言部分第10和第11页明确指出,绍兴府是中国知名的最好含钴矿物产地(见图一,二)。提示柴窑和越窑(秘色瓷)的呈色所用钴矿来自绍兴府。
越窑和柴窑都用国产钴矿呈色,但两瓷的釉色差别很大。本人推测,柴窑所用的钴矿可能经过筛选或提纯,而越窑(秘色瓷)所用钴矿是原汁原味。另外,柴窑的呈色工艺也与越窑不同,根据本人对一柴窑的显微观察结果,柴窑呈色工艺很可能是在瓷胎上先上一层易形成细微开片的白色乳浊釉,然后,再涂上薄薄的一层钴矿粉或钴粉糊,最后再复盖一层无色玻璃釉。
译文:“越窑是蓝色的,由钴呈色而成。绍兴府是中国知名的最好含钴矿物产地,在该府所辖的几个小山丘上都发现了形状不规则的绿褐色中空矿物结块。事实上,蓝色已成为早期陶(瓷)工们的理想之色,这些陶(瓷)工们千方百计地寻求复制逼真雨后云破处的天蓝色。其结果就是制造出具有青瓷格调的单色釉瓷,一种较优颜色比例:绿色少,蓝色多,要没有点绿色几乎不可能。该钴矿是一种复合物,除包含钴外,还有铁氧化物,铜,镍和锰。色彩的浓谈取决于这后几种成份的比例。铁会形成点绿色,镍会带来点灰色,铜和锰分别会形成点红色和紫色。有一种陶瓷之色就像当时的诗句所描述一般:“远山如黛”,提示有点紫色。在唐代后,昙花一现朝代之一的吴越时期,这种瓷被称为秘色瓷。其色因为君王专用而成禁色。”